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H

黑热病

时间:2018-01-30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简称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
 
法定传染病类型
    丙类
 
感染类型
    原虫感染
 
概述
    由于白蛉叮咬而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又称Kala-azar,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
 
分期或分型
    无分期或分型
 
传染源
    主要是病人及病犬,少数野生动物亦可为传染源。不同地区传染源不同。一般城市平原地区以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在乡村丘陵山区病犬为主要传染源。在边远荒漠地区,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中华白蛉是我国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其他也可经输血、皮肤或口腔黏膜破损,或母婴之间传播。
 
潜伏期和传染期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3-5个月,起病常缓慢。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较广,中国、印度、孟加拉、西亚、地中海地区、东非及拉丁美洲有发现。我国流行于长江以北17个省市自治区。因起病缓慢,发病无明显季节性。10岁以内儿童多见,男性较女性多见。农村较城市多发。
 
临床表现
    早期发热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长期不规则发热,约1/2~1/3病例呈双峰热型,即1日内有2次体温升高(升降幅度超过1摄氏度)。其它热型可类似伤寒、结核、疟疾或波浪热(即布鲁氏杆菌病)。发热早期多持续3~5周后消退,数周后可再度升高,如此复发与间歇相交替,可持续一年以上。发热时可伴畏寒、盗汗食欲不振、乏力,头昏等症状。发热虽持续较久,但仍能坚持一般劳动,是其特征。 
病后3~6月典型症状逐渐明显,长期不规则发热,乏力、纳差、消瘦和咳嗽等。可因贫血出血心悸、气短及贫血貌,重症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因小板减少等因素可有鼻衄、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脾脏呈进行性肿大,自2~3病周即可触及,质地柔软,以后随病期延长脾肿逐渐明显且变硬,半年可平脐,年余可达盆腔,若脾内栓寒或出血,则可引起脾区疼痛和压痛,有时可闻及摩擦音。肝脏肿大稍晚,较脾肿轻,偶见黄疸和腹水,淋巴结呈轻、中度肿大,无明显压痛。 
晚期患者(发病1~2年后)可因长期发热营养不良,极度消瘦,致使患儿发育障碍。病情加重后皮肤有色素沉着,偶至肝硬化。亦可因脾功亢进,抵抗力降低,常并发肺炎、粒细胞缺乏症、败血症等。此外,尚有皮肤型和淋巴结型黑热病等,均可于病变部位找到利杜体。
 
治疗和预后
    (一)一般对症治疗。休息与营养,以及针对并发症给予输血或输注粒细胞、抗感染等。 
(二)病原治疗。首选葡萄糖酸锑钠,总剂量成人<90~130mg/kg,儿童150~200mg/kg,分6次,每日1次,静脉或肌肉注射。疗效迅速而显著,副作用少。病情重危或有心肝疾患者慎用或改用3周疗法。对锑剂无效或禁忌者可选下列非锑剂药物:1.戊烷脒(pentamidine):剂量为4mg/kg/次,新鲜配制成10%溶液肌肉注射,每日或间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治愈率70%左右。2.二性霉素B:锑剂和戊烷脒疗效不佳时可加用,每日剂量自0.1mg/kg开始,逐渐递增至1.0mg/kg,或间日静脉缓滴,总剂量成人为2.0.本品对肾脏等脏器毒性大,宜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若出现蛋白尿即应停药。 
(三)脾切除。巨脾或伴脾功亢进,或多种治疗无效时应考虑脾切除。术后再给予病原治疗,治疗1年后无复发者视为治愈。
患者经特效药物治疗后,痊愈率较高,一般不会再次感染,可获得终生免疫。
 
预防
    1、治疗病人、控制病犬。对病犬进行捕杀。但对丘陵山区犬类的管理确有一定困难,需寻找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2、灭蛉、防蛉。在平原地区采用杀虫剂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杀灭中华白蛉。在山区、丘陵及荒漠地区对野栖型或偏野栖型白蛉,采取防蛉、驱蛉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白蛉的叮刺。 
  3、至于自然疫源型流行区的疫源地分布和保虫宿主等问题仍有待查清,其防治对策也需研究。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