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互动交流 > F

肥胖病

时间:2018-01-30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简称
肥胖
 
概述
    肥胖病在我国是一种社会性慢性疾病,是指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称为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肥胖病系指单纯性肥胖,即除外内分泌-代谢病为病因者。肥胖可见于任何年龄,40-50岁多见,女多于男。女性脂肪分布以腹、臀部及四肢为主,男以颈及躯干为主。
 
分期或分型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
  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
  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
  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流行特征
    1978年美国20—74岁男性的肥胖率为10%,女性为15%;据1988—1994年美国的健康与营养调查,在20—74岁成年人中,男性肥胖占20.0&,女性占24.9%。美国国立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研究资料表明:从1985—1986年到1995—1996年的10年时间里,美国18—30岁的青年人群BMI增加迅速,其中白人男、女性和黑人男、女性的BMI平均值分别达到26.6,27.8和27.8,30.0。英国1980年16—64岁男性的肥胖率为6%,女性为8%,1995年则分别为15%和17%。发达国家近二十年肥胖的流行趋势表明: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的超重和肥胖的增长幅度大,而90年代末增长幅度尤大。
    我国人群一直以低体重特点为主,随着经济发展和膳食方式的改变,我国人群肥胖增加的速度很快。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时,20—74岁超重者为14%,而肥胖患病率尚不足3%。有数据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期间,成人超重者为24.4%,肥胖者占3.01%,超重与肥胖之比为8:1,可见肥胖增长的潜在速度是很快的。武阳丰等分别在“六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对全国范围15个人群进行了调查:在约16年的时间里,中年人群超率男性平均上升了137%,女性上升了95%;我国部分人群,特别是北方大中城市超重率已高达50%—60%,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的进展十分相似。我国目前肥胖分布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中部地区介于其间;女性高于男性;大城市、中小城市、内地农村依次递减。这种规律主要与地理地貌、生活方式、经济收入、劳动强度和文化结构等密切相关。另外,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现象也十分突出,2000年我国国民体质监测资料表明:城市7—18岁青少年中的肥胖患病率男性高达10%,女性高达5%,分别是1995年的1.7倍和1.6倍。据报道,儿童时期40%的肥胖者成年后将发生肥胖,可预测我国在近几十年的肥胖患病率还会进一步增加。按上述资料估算,我国目前拥有超重者至少2—3亿,肥胖者至少3—4千万,因此,在我国重视和加强对肥胖的研究和防制已势在必行。

 
 
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
    2、饮食因素:热量摄入过多,尤其高脂肪或高糖饮食均可导致脂肪堆积。
    3、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能量以脂肪储存于全身脂肪库中。
    4、神经精神因素。
    5、代谢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差别。
    6、内分泌因素: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偏多,且又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较不敏感,脂肪细胞上单位面积的胰岛素受体密度减少,也促进脂肪合成。 

 
 
临床表现
    1、轻者无明显症状,中、重度肥胖表现有乏力、怕热、出汗、动则气短心悸,以及便秘、性机能减退,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症状,部分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浮肿,也可因为脂肪过多或活动减少,下肢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而引起浮肿。
    2、胸部脂肪过度堆积,可致低换气综合征:气促、脉快、无力、易倦、嗜睡、紫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动脉氧饱和度下降。 
    3、儿童肥胖运动不灵活,不愿参加活动,易出汗、心慌、气短亦是患儿活动后常见的症状。此外,患儿抵抗力低,易患呼吸道疾病,部分患儿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治疗和预后
    治疗前应做检查
肥胖应当减肥,肥胖也不全需要减肥。关键是弄清是属于何种肥胖,故必要时,一些肥胖病人应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1. 测量身高,称量体重是肥胖人减肥治疗最基本的检查。
2. 查空腹或餐后胰岛素能识别肥胖症(病)的特征。
3.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耐量试验能了解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
4. 有关的血脂化验能了解肥胖人是否合并高脂血症。
5. 甘油三酯的检查,配合B超能发现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内在联系。
6. 肾功能的检查会帮助医生发现柯兴氏综合征以及垂体肿瘤。
7. 生长激素的检查可看出减肥有否效果。
8. 性激素的检查则是观察雌雄激素作用部位与肥胖关系的好方法,并有利于确定减肥方案。
此外,也别忽视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基础代谢率的改变。 
控制饮食
    在控制饮食过程中最重要是降低热能的摄入,可采用每天减少250-500千卡的热能摄入,这有两种方法,一种为避免高脂肪、高热能的食物,孩子应不吃肥肉、鸡皮、各种香肠、沙拉酱,炒菜的油要减少,少吃猪肉,以鱼、虾、去皮的鸡、鸭代替,不吃西式快餐、炸薯条、土豆片、膨化食品,喝肉汤、鸡汤时去除上层的油脂,不吃零食,腰果、杏仁、核桃、花生、瓜子等都是含脂肪高的食物亦应少吃。另一种方法为减少1/3-1/4的进食量,即让孩子维持平时的进食习惯,但所有的食物都减少1/3-1/4量,如孩子早餐吃两片面包,但每片面包先切去1/4,一大杯牛奶改为3/4杯或2/3杯,吃饭、菜也同样,大多数孩子能接受这种方法,同时要限制零食和饮料的摄入量。
由于孩子还在生长发育,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保证,以蛋、鱼、虾、去皮的家禽、瘦肉为主,乳制品仍是重要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必要时可用脱脂奶。同时还要被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减肥过程中也可能有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应及时补充,钙的需要很重要,每天仍应喝400毫升左右的牛奶。 
增加锻炼
    锻炼可消耗热能,避免过多的热能转变为脂肪堆积在体内,锻炼也可增加人的肌肉,使身体强壮。长期低强度体力活动如散步,上幼儿园步行,帮助做家务;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如爬楼梯、游泳、玩球类都是有效的方法,时间可逐渐增加到1小时左右。 
行为调整
    行为调整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饮食行为和生活行为的调整极为重要,进食定时定量,餐具采用浅碗和小盘子,进食速度要慢,膳食要保证有一定的体积,可选用胡萝卜、芹菜等,使孩子有饱食感,进食完毕后立即搬走剩余饭菜,以免过食,不吃高脂肪的膳食和零食。生活方式调整要改变孩子不喜欢活动的习惯,这些调整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到可靠的效果。 
药物治疗
1、苯丙胺类:兴奋下丘脑饱觉中枢抑制食饵中枢,以抑制食欲为主,不宜长期使用。有兴奋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作用,引起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出汗、口干、头晕等副作用。以氟苯丙胺及氟苯丙胺酯副作用较小。青光眼禁用。
2、双胍类降糖药物:有抑制食欲作用,对无糖尿病者不起降血糖作用。对老年人有心肾肝病者或肺气肿缺氧者不宜使用。
3、提高代谢率药物:甲状腺片或三碘甲腺原氨酸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治疗10天后方始见效。有心血管疾病及甲亢者禁用。此药可促进蛋白质分解需辅以高蛋白饮食。 
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极度肥胖病人,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都难以取得疗效或巩固疗效,可考虑采用空肠回肠短路手术的方法治疗,使食物不经过空肠,直接排入回肠,从而减少和限制了消化道营养成分的吸收,使体重下降,此种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但手术后可引起腹泻、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肝硬变等并发症,所以不能作为常规治疗。
对于因极度肥胖使体型改变的病人,可行局部皮下脂肪切除术,或脂肪抽吸术,术后效果显著,但如不抑制饮食,切除脂肪的部位仍可再发生脂肪沉积。
肥胖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总的疗效还不能令人十分满意,且巩固疗效也很困难,稍不注意,体重又会上升。相对来说,预防就显得更重要。应注意科学地安排饮食,适当控制饮食,防止高热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儿童肥胖的治疗
    治疗肥胖比预防肥胖困难得多,由于儿童还在生长发育,他们仍需要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来维持身高的生长。理想的儿童肥胖治疗,不一定要使体重减轻,只要使体重增长减慢或不增即可。应达到以下的要求,如代谢安全,无饥饿感,保留肌肉组织,无心理刺激,同时在肥胖治疗中允许肥胖儿有正常活动,保持正常生长和防止体重回升。治疗肥胖的方案是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和行为调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不可取的。 
中老年肥胖治疗
    饮食控制和增加活动量是较好的方法,在这两种方法均不见减肥效果时,可用药物辅助,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另外,极度肥胖的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
肥胖者如若长期持续肥胖状态,则会出现各种并发症而影响寿命,有人对26.3万人调查发现超过正常体重4.5kg的人,死亡率增加8%;超过正常体重9kg的人,死亡率增加18%。因而积极预防和治疗肥胖病,对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