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业务板块 > 食品安全

大肠杆菌为何会致命?

时间:2018-03-26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在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寄生菌。曾经有一些新闻报道,如德国发生过与“大肠杆菌”、“毒黄瓜”有关的肠道感染短短半个月就夺去了14人的生命,引起世界关注。
       “致命大肠杆菌”是怎么回事?
       大肠杆菌学名称作“大肠埃希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
大肠杆菌种类繁多,它们并不都是“坏”的,绝大多数在维持人体正常菌群的协调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腹泻,像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等一些菌株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这些大肠杆菌被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泻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它们中最臭名远扬的。
       致泻性大肠杆菌的危害是什么?
        致病性大肠杆菌常污染肉蛋奶及其制品、水果和饮料等,工厂、学校的集体食堂是它最常见的“作案地点”,冷荤凉菜则常常是它的藏身之处。老人和儿童最易被它感染,且感染后往往症状较重,婴幼儿多表现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对于危害较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O157∶H7),常有突发性的腹部痉挛,并由水样便转为血性腹泻,继而发展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甚至会死亡。
       江苏省徐州市1999年暴发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暴发事件,患者多发生感染性腹泻并发急性肾衰症状,几个月内该市各医院共收治重症病例147例,其中因急性肾衰死亡118例,病死率高达80%。
       大肠杆菌怎么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目前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导致广泛传播的证据。
       大肠杆菌O157:H7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向人类传播,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碎肉制品和生鲜奶。受粪便污染的水和其它食物以及食物制备期间的交叉污染(与牛肉和其它肉制品、受污染的板面和厨房用具)也将导致感染。导致O157:H7大肠杆菌疫情的食物包括未煮熟的汉堡包、风干肠、未施行巴氏消毒的新鲜压榨苹果酒、酸奶、由生鲜奶制作的奶酪。
       越来越多的疫情与食用水果和蔬菜(芽苗菜、菠菜、莴苣、酸卷心菜丝、生菜)有关,由于种植或处理期间的某一阶段接触到家畜或野生动物的粪便而可能造成污染。也从水体(池塘、溪水)、井和水槽中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发现该菌在粪便和水槽沉淀物中能够存活数月。来自被污染的饮用水和游憩用水的水源性传播均有报告。
       人与人接触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有报告出现无症状带菌者的情况,这些人未表现出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能够感染其他人。排放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时间在成人中大约为一周或更短,但是在儿童中可能会长一些。到访农场或其它公众可能直接接触耕畜的地方也被确定为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家庭如何预防大肠杆菌感染?
      对O157:H7这些大肠杆菌感染的预防措施与为其它食源性疾病建议的措施类似。如世界卫生组织“食品安全五大要点”所述,良好的食品卫生做法可预防很多食源性疾病病菌的传播,也能预防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为:
       1、保持清洁。
       2、生熟分开。
       3、做熟。
       4、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食品安全科 闫滨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