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
时间:2024-07-08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夏天来了,我省虽属北部省份,气候相对凉爽,但食源性疾病仍屡有发生,尤其是误食毒蘑菇和食用未煮熟的菜豆导致发病较多,同时肉毒中毒也存在一定风险。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野生蘑菇难以鉴别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对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购买食用。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或中毒症状,要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菜豆营养丰富,煸、炒、炖等烹饪方式都很美味。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而致病。菜豆中毒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也有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心慌、胃部烧灼感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严重者需就医治疗。
预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烧熟煮透,无论是炒、炖、凉拌,都要加热至菜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豆腥味,不能贪图色泽或脆嫩的口感而减少烹煮时间。烹调时,要使厨具内所有菜豆均匀受热,保证所有菜豆烧熟煮透。
肉毒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性疾病,病死率较高,主要由于摄入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品引起。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等梭状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早期通常有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后期可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梭菌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主要以芽胞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的粪便中,很容易污染食物。肉毒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主要以家庭自制发酵食品、风干肉制品等为主。
家庭制备植物性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和腊肉、腌肉、风干牛肉等肉制品时,应当确保原辅料的清洁,除去泥土和杂质,尽量防止猪、牛、羊肉在屠宰、贮存、运输过程中被粪便和泥土污染,制作过程保持卫生。
相关信息:
-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2025-03-13
- 省疾控中心召开 2025年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推进会议 2025-03-11
-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24年度“黑龙江人才周”公开招聘笔试工作有关事宜公告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