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无忧烤,食安隐患早知道
时间:2025-06-17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大家好:我是检博士,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慧烤指南—“烧烤”盛宴,警惕“沙门氏菌”。北方人喜食大肉串蘸浓香酱料,融合俄韩风味,尽显东北豪放烟火气。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适合各种致病微生物繁殖,食物易腐败,是食源性疾病易发、高发季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陆续增多,特别是烧烤食品,如果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蓄共患病。近年黑龙江省食品风险监测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及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烧烤食品中的均有检出,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爆发。
烧烤中沙门氏菌污染的危害主要在于引发急性食源性疾病。食用被污染的未烤熟的肉类(尤其是禽肉)、蛋类或受交叉污染的食材后,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剧烈腹痛、腹泻(可能带血)、呕吐、高烧及脱水。对婴幼儿、老人及体弱者,可能引发严重脱水或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高温烤透食物、生熟分开是预防关键。那如何健康吃烧烤?吃烧烤应注意什么?
黑龙江省疾控根据食品风险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结果,对居民食用烧烤食品进行风险提示。
NO.1
烤肉搭配蔬菜、淀粉食物一起吃
新鲜的绿叶菜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吃烧烤时配以蔬菜能增加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避免便秘等现象的发生。
另外,还可以搭配含有淀粉的食物,比如:土豆。能让进食者营养摄入更均衡,还可以增加肠道内的膳食纤维,起到清肠的作用。

NO.2
肉类一定要烤熟
没烤熟的肉类,可能会残留致病菌、寄生虫的虫卵。特别是海鲜类食物,烤不熟就难以杀灭其中的有害细菌。若要追求鲜嫩的口感,势必放弃充足的加热时间,这给一些致病微生物创造了感染人体的机会。
肉类一定要烤熟
没烤熟的肉类,可能会残留致病菌、寄生虫的虫卵。特别是海鲜类食物,烤不熟就难以杀灭其中的有害细菌。若要追求鲜嫩的口感,势必放弃充足的加热时间,这给一些致病微生物创造了感染人体的机会。

NO.3
每月吃烧烤不超过两次
烧烤类食物所含的脂肪和热量都较高,对于健康人群建议一个月吃两次即可,每次最多5~10 串(视肉串大小而定),并注意控制其它主食的摄入。
每月吃烧烤不超过两次
烧烤类食物所含的脂肪和热量都较高,对于健康人群建议一个月吃两次即可,每次最多5~10 串(视肉串大小而定),并注意控制其它主食的摄入。

哪些人群不易吃烧烤?
烧烤是广受欢迎的美食,但这类食物不太适合心脏病人。烧烤不光破坏肉质的营养素,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加重心脏病,危害健康。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化合物,它会减小细胞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心脏病人若要吃肉,选择蒸煮类型的肉类更为健康,熏烤油炸的肉类则要尽量避免。高血脂病人需要避免高脂食物,如果食材是瘦肉,可以少量食用。食物经过烧烤,水分流失很大,造成口感干涩,因此人们习惯在烧烤过程中给食物刷上酱料,以增加湿润度、改善味道。一定注意不能刷得过多,否则会摄入更多的盐分。另外,如下这些人群尽量选择不吃烧烤。
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吃烧烤
烤串虽然好吃,但是它甘温大热,食用过多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高盐、重油、辛辣的烧烤美食会刺激胃里的伤口。
痛风患者不宜吃烧烤
烧烤时常见的海鲜及水产品,尤其是花蛤、扇贝、小龙虾以及动物内脏 诸如肝、肾、脑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高尿酸血症患者一旦大量摄入,体内的尿酸值在短期内迅速上升,从而诱发痛风。
肥胖和【三高】人群不宜吃烧烤
烧烤类多为脂肪含量高的食材,又会刷上大量油来烤制。正常人常吃都很容易引起脂肪堆积,若”三高“人群,就更不宜吃了。
烧烤是广受欢迎的美食,但这类食物不太适合心脏病人。烧烤不光破坏肉质的营养素,还会产生致癌物质,加重心脏病,危害健康。高温烧烤的食物会产生一种称为“晚期糖化终产物”的化合物,它会减小细胞弹性,并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心脏病人若要吃肉,选择蒸煮类型的肉类更为健康,熏烤油炸的肉类则要尽量避免。高血脂病人需要避免高脂食物,如果食材是瘦肉,可以少量食用。食物经过烧烤,水分流失很大,造成口感干涩,因此人们习惯在烧烤过程中给食物刷上酱料,以增加湿润度、改善味道。一定注意不能刷得过多,否则会摄入更多的盐分。另外,如下这些人群尽量选择不吃烧烤。
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吃烧烤
烤串虽然好吃,但是它甘温大热,食用过多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高盐、重油、辛辣的烧烤美食会刺激胃里的伤口。
痛风患者不宜吃烧烤
烧烤时常见的海鲜及水产品,尤其是花蛤、扇贝、小龙虾以及动物内脏 诸如肝、肾、脑等,都属于高嘌呤食物。高尿酸血症患者一旦大量摄入,体内的尿酸值在短期内迅速上升,从而诱发痛风。
肥胖和【三高】人群不宜吃烧烤
烧烤类多为脂肪含量高的食材,又会刷上大量油来烤制。正常人常吃都很容易引起脂肪堆积,若”三高“人群,就更不宜吃了。
相关信息:
- 关于麻疹,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2025-02-26
- 雾霾天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2025-01-20
- 水痘高发季来了,做好“战痘”准备!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