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资讯 > 政务信息

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某些感染禽类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时间:2022-05-20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其表面糖蛋白为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共分为18个HA亚型和11个NA亚型,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根据致病性可将禽流感分为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和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HPAI病毒的定义为:①通过鼻腔接种0.2mL 1:10稀释的无菌感染性尿囊液,如果能使8只4-6周龄的易感鸡在10 d内死亡6-8只,或接种6周龄易感鸡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大于1.2,则可认为该A型流感病毒为HPAI病毒;②对IVPI小于1.2或静脉接种致死试验鸡的死亡率小于75%的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必须测定其HA的核酸序列,如果裂解位点具有与其他HPAI病毒相似的氨基酸序列,也应认为该病毒为HPAI病毒。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其他禽类、野禽或猪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患者是否为人禽流感的传染源尚待进一步确定。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目前尚缺乏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3、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通常为2-4天。
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常表现为结膜炎,感染H5N1和H7N9亚型的患者病情较重。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酷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多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常在发病1-5天后出现呼吸急促及明显的肺炎表现。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发病1周内出现呼吸窘迫,肺部实质体征,随即发展为呼吸衰竭,大多数病例即使接受辅助通气治疗,仍然死亡。还可出现肺炎、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及瑞氏综合征等并发症。
4、治疗原则
(1)隔离
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均应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症支持 
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止咳祛痰等,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3)抗病毒治疗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能特异性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NA,从而抑制病毒的释放,减少病毒传播。应及早服用,推荐口服剂量为成人每天2次,每次75mg,连服用5天。儿童体重15kg者推荐剂量30mg,15-23kg者为45mg,24-40kg者为60mg,大于40kg者可用75mg,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4)重症患者的治疗
处理要点:1)营养支持;2)加强血氧监测和呼吸支持;3)防治继发细菌感染;4)防治其他并发症,如短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毒血症状及呼吸窘迫。
5、预防控制措施
(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立即封锁疫区,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点周围半径3km范围划为疫区,捕杀疫区内的全部家禽,并对疫区5km范围内的易感禽类进行强制性疫苗紧急免疫接种。此外,应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发生禽流感疫情后,彻底消毒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以及屠宰场,销毁或深埋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彻底消毒患者排泄物、用于患者的医疗用品及诊室;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检测患者标本和禽流感病毒分离严格按照生物安全标准进行。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做好手卫生,杜绝院内感染。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