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索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信息资讯 > 热点关注

关注麻风,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

时间:2023-01-29     来源: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便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个日子只为唤起人们平等、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病人人格和自由,为其提供应有的治疗,也为让全世界了解麻风是可以治愈的。
        今年,2023年1月29日,第70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6届“中国麻风节”,活动主题“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了解麻风。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未经治疗的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现今,早期发现、及时实施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麻风已成为一种可以治愈的普通疾病。

 
图为2020年全国麻风病发病率地区分布(来自国家麻风病控制中心)
        2011—2020年我国新复发麻风患者数逐年减少,发现率在10年间减少了64.4%。2020年,全国新发患者406例,复发31例,新发患者的发现率仅为0.029/10万,这在全球已处于低流行水平。
        一、麻风历史:古老而悠久
        麻风病,早在公元前14世纪,非洲就已出现麻风。至今已流行3000年之久了,几乎与人类文明相伴而行的。在我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麻风的记载。
 
        麻风患者轻则皮肤溃烂、损容毁貌,重则肢体残疾,丧失生活能力,被称呼为“鹰爪”“垂足”“人身狮面”,视为“风吹来的恶魔”。当时,全世界对待麻风患者的主要方式就是“隔离”。一旦确诊为麻风,就面临被人群疏离、被社会抛弃的命运,或终老于麻风隔离点,或独自流浪在社会的角落,难以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任其“自生自灭”,终生与世隔离。
        二、麻风现代:了解且认清
 
        引起麻风的“罪魁祸首”,就是麻风分枝杆菌,目前已知的分枝杆菌“家族”中唯一能感染人和动物神经的类型,平时比较“低调”,善于长期潜伏在患者体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就会侵犯人类的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等,严重者可致畸残。麻风还会使患者失去痛觉感知的能力,让患者面临截肢的命运。
图为1873年,挪威医生汉森(Hansen)在麻风患者的皮肤结节中发现麻风分枝杆菌(来自网络)

        麻风的主要传染源是未经有效治疗的麻风患者,主要通过长期密切直接接触或经飞沫传染。麻风患者的家庭接触者是麻风的高危人群。间接传染,如接触了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传染的概率一般很小。
        麻风具有早期症状隐匿、潜伏期长、易致畸残等特点,发展到晚期,才可能出畸残的症状。因此,早期筛查,在畸残发生前及时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感染后,患者的皮肤和周围神经会最早出现症状。因每个人对麻风分枝杆菌的免疫力不同,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有的患者表现为皮肤上单一、微小的浅色斑,有的会出现眉毛脱落、手足麻木等症状。如出现这些症状,请到当地皮肤病防治所或综合性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一步接受病理检测。
        三、治疗麻风:联合化疗可治愈
        20世纪40年代,砜类药物的问世和推广,大批麻风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1981年,WHO开始推荐抗麻风联合化疗方案(MDT),即同时采用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和氯苯吩嗪(B663)等多种药物对麻风患者进行联合杀菌治疗,大大减少单种药物疗法易产生复发和耐药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规范的治疗,麻风患者能够在6~12个月内完全治愈,且已经治愈的患者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
        四、战胜麻风: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麻风防控和救助体系,实现了“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防治模式,麻风病处于一种可防可控的状态,麻风病防治工        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势必最终战胜麻风,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数九隆冬,情谊暖心。一年一年,一个一个活动主题,2020年“消除麻风贫困,共享健康生活”,2021年“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2022年“关爱麻风患者,共创美好生活”,2023年“弘扬时代精神,消除麻风危害”,寒冬尽显一片融融暖意,关爱麻风患者,消除麻风危害,让麻风患者倍感社会的温暖,共享健康生活。

 
 
 
 
 
 
 
 
 
 
 
 
 
 
 


相关信息:


黑公网安备 23011002000081号